“地球”你是棒的,还是贬的?(你好地球人讽刺了什么)

小鲜电影 7307 971

小姑爹戏份太少

“啪”一个看着像00后的年轻观众拿着饮料瓶狠狠地砸在了影院墙上。

“什么玩意儿,这种电影明天赶紧下映”,他跟身边三位小伙伴吐槽道。

这应该是我昨天去看电影的时候,听得的最发自肺腑的一个评价。

我特意早到了40分钟,就想看看大家观片之后的反应。

“你跟我说说刚才讲啥了”,“看得我好晕啊”,“我特么睡了一整场”,大多数观众从电影走出来不想看了一场电影,倒像是刚玩了140分钟的过山车。

面带土色、头晕目眩、步履趔趄、百脸懵逼。

我的微信群里有人说,这应该叫“地球最后的崩盘”。

不知道零点场的那群观众,是一吻跨年,还是一觉跨年。

不出意外,今天《地球最后的夜晚》(简称《地球》)应该能挺近3亿。

预售票房突破1.5亿,首日票房达2.5亿,这成绩不可谓不好。

凭借一个“一吻跨年”,从抖音、微博上诓来了大批的观众,为啥我没有吸引俩字呢,呵呵。

单说这个营销真的是成功啊,“一吻跨年”这点子多好啊,哪对情侣看到这个口号不心动呢。

看看抖音上的文案,各种#一吻跨年#的话题。

“又多了一个愿望:希望可以买到《地球最后的夜晚》跨年点的电影票,然后跟自己喜欢的人一起去看,在电影最后结束时刻相拥接吻到第二年。”

从《路边野餐》,也就可以看出来毕赣与背后团队对营销有一手,当时的饥饿营销做得很不错的。

我现在还记得当时,《路边野餐》在北京电影学院搞的首映,大家蹭破头想去看。

647万的票房,对于一个才花了20万的电影来说,不错了,新人导演+没有明星+方言,还想要什么自行车啊。

前几天看着《地球》那飙升的预售成绩,我们编辑部的人就说,这怕是要完蛋啊,这要是一群普通观众去了影院一看货不对板,这还得了。

再说这可是毕赣的片子,午夜去看,还是《地球》,我这种身经百战的艺术片老炮也不敢去看啊。

这错位营销捧得高,摔得可真狠啊,《地球》是一部地地道道的艺术电影,它又不是《前任3》。

我觉得春节档要上的《情圣2》倒是可以考虑来这么一波宣传。

反噬这个词,我昨天刷豆瓣、朋友圈的时候见到了好几次。

看看猫眼上的评分。

用户评分3.5分,另一位毕导的作品,猫眼评分6.8分。

那位毕导终于赢了这个毕导一把,对于昨天刚刚走出影院的观众来说,这两个毕导都没什么区别。

一对小情侣想相拥在影院里,用一个吻度过2018年最后一个夜晚,没想到,是相互依偎着睡过去的,能不怒打一星么?

本来是2018年最后一个成功的营销案例,没想到却成了2019年第一个失败的营销案例。

《地球》就这样从年度期待沦为了年度最烂。

这都是客气的。

如果猫眼都是普通观众,豆瓣同样失守,豆瓣现在也已经跌破了7分,都6.8分了。

制片人单佐龙写了一篇《“地球”的至暗时刻》,细数了拍摄期间的种种不顺。

他以为至暗时刻已经结束了,其实至暗时刻才刚刚开始而已。

他说毕赣拍《地球》的时候掏空了自己,毕赣在参加许知远的“十三邀”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。

这次营销事件无疑对毕赣本身是种透支,这已经不是在危险的边缘疯狂试探了。

后面会带来什么影响,现在都还不好说。

这种拿票房换未来的做法,弊大于利,尤其对于像毕这种头顶贵州王家卫的国产电影希望来说。

到底抖音用户配不配、该不该去看《地球》,网上有两种意见。

这就又牵扯出了观影鄙视链的问题,抖音用户就不配拥有姓名么?

我们看看两方是怎么说的。

一方说:

另一方说:

两个队我都没法站,大家说的都有道理。

电影看不懂当然有权力骂,不喜欢的电影为什么要委屈自己喜欢呢?

看之前也未必就一定要查一查影片的背景知识,现在的一些观众也习惯了被动了,纯粹为了娱乐去电影院也无可厚非。

只能说,这次事件的罪魁祸首就是影片背后的宣发方。

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关于这个事件的回复很有意思。

“这次事件最好玩的地方在打破一些很多原本互不相通的平行次元,当下的愤怒或许不见得就不是日后转变的前调,不管怎样,至少(被迫)了解一些不同于原先认知的平行价值体系”。

《地球》有意无意地打破了次元壁,他实现了之前很多文艺片导演想做而没做到的一件事——让文艺片可以被更多的人看见。

在这里还得加上一个前缀,不管是以自愿或是被迫的方式。

《地球》真的是年度烂片么?

我想说,不是,那些骂它是年度烂片的观众,也是因为心理预期在作祟。

它没达到心理预期,或者与心理预期背道而驰,都会让人骂娘。

拿我来说,我对于毕赣的期待,应该是一个波峰接着一个波谷再接着一条直线。

我第一次知道毕赣,是以前看过他的短片《金刚经》,觉得这个导演很有自己的一套体系。

接着就是《路边野餐》,它在洛迦诺、金马、南特上拿了奖,还听说有一场很奇妙的长镜头。

他在北电首映礼上说过的一段话,我到现在都没忘,毕赣的一个老师说他没什么出息,他说我今天告诉你,我可以。

那时候,我觉得他很自信,一个导演有自信是好事。

可是之后他的一系列采访,又让我觉得他很自负,对他的期待从波峰直接降到了波谷。

从挺毕派变成了倒毕派,自负对于一个导演来说是危险的,觉得他应该摔一跤,让自己清醒一下。

众星捧月到众人嫌弃,都只有一线之隔。好莱坞有多少年轻导演拍过一个大制作之后,就再无出头之日的,例子太多了。

对于毕赣的电影来说,不刷两到三遍,是不太好下笔的。

就我第一遍的观感在这里简单说一下。

看完《地球》之后,我是不满意的。

说《地球》是《路边野餐》的升级版可以,说《地球》是《路边野餐》的重复也可以。

无可厚非,很多导演一辈子都只是在拍一个母题、一部电影。

当初《路边野餐》的那股冲劲、诗意不见了。如果结合着单佐龙的那篇文章,拍摄期间的种种不顺,消耗着毕赣的经历。

这也体现在了影片当中,尤其在影片前半段的沉闷,都能感觉到导演在现场的无助与纠结。

从《路边野餐》开始,我们就知道毕赣对于塔科夫斯基的尊崇。

在《地球》里面,有很多对塔科夫斯基的致敬,像片中数次俯拍水的镜头,是在致敬《潜行者》。

有一场戏,罗纮武与万绮雯在屋子里,桌子上的水杯被震落,也是在致敬《潜行者》。

在长镜头里,罗纮武与万绮雯落地之后,出现了一匹拉着苹果的马,马惊了,苹果撒了一地,这是在致敬《伊万的童年》。

罗纮武的一句台词,提到了“飞向太空”。

现实中的万绮雯与梦境里的台球厅老板,像是在致敬希区柯克的《迷魂记》,尤其结合着里面的布光。

这里就不得不提那个长镜头。

同样是长镜头,这个差点让制作组崩溃的长镜头并没像《路边野餐》那个粗糙的长镜头让人惊艳。

当然它是很复杂的,黄觉走走停停,就是为了最后那个3D长镜头。

先不提3D作为梦境的表现形式是不是有必要,但它能实现确实很厉害。

这里面的调度实在是太复杂了,我认识的一个朋友是这么说,连杨索都得让毕赣三分。

作为匈牙利的电影大师,杨索同样嗜长镜头如命,有兴趣的同学,可以去挑战一下。

在这个梦境中,3D的梦境把2D的现实进行了重组。

毕赣曾在采访中说,他对记忆有焦虑。

在《地球》里,记忆就是通向梦境的接口,在梦境里,罗纮武徒然地寻找着出口,变了样的“万绮雯”、寻人的白猫之母悉数登场,一切都如同现实一样,物是人非。

如果《地球》真的掏空了毕赣,那么他下一部作品会是什么样呢?

是江郎才尽,还是破茧重生?

其实,写这篇稿子的时候,我已经买好了下午的票,准备再去刷一次。

希望这次可以有所改观。

- FIN -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